当前,莘县大王寨镇东丈八村村民辛继仓大棚里的黄瓜进入生长后期,部分瓜秧已经枯黄,是时候拉秧了。11月22日,天刚蒙蒙亮,辛继仓就来到自家大棚里,拔掉废弃瓜秧,运到距离大棚不远的收集点。瓜秧清运车司机江守朋会及时将瓜秧运送到山东环创生物质能源大王寨仓储中心,用于发电,实现变废为宝。
莘县作为蔬菜生产大县,瓜菜复种面积达到100多万亩,拥有日光温室30万座、大中小拱棚20万亩,年产量突破520万吨。随着“莘县蔬菜”品牌的持续叫响,莘县蔬菜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莘县蔬菜年产量大,产生的蔬菜枝蔓残体等废弃物也多,每年约有50万吨,且出棚时间多集中在五六月份和十一月份,如果处理不及时,蔬菜废弃物乱放乱倒,不仅污染自然环境,还会造成虫卵等致病原四处传播,给当地群众造成极大的麻烦。
东丈八村党支部书记辛登涛和记者说,菜农一年要拉两季瓜秧,以前大棚集中拔秧的时候,没地方存放,有的群众就把瓜秧扔到路边、沟边,时间一长,既影响了交通,又污染了环境。
面对蔬菜秸秆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近年来,莘县聚焦蔬菜秸秆产生、出棚、收储及加工全流程,坚持疏堵结合、储运一体,创新建立“统一收集、定点存放、集中处理、循环利用”处置模式,积极引进山东环创生物质能源项目,成功实现了农村蔬菜秸秆的“变废为宝”,有力推动了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依据项目建设规划,莘县将投资1.5亿元,在全县蔬菜种植重点镇街建设8处集收储、加工于一体的仓储中心,年收储生产能力达25万吨。该项目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群众参与”的原则,实行“收储中心+农户”的蔬菜秸秆收储运行模式,采取分类收储、分类处理、分类销售的方式实现能源化利用。瓜秧集中收储后,经过撕碎、高温挤压,被生产成生物质颗粒燃料,供应生物质电厂、燃煤电厂等,这样不仅解决了蔬菜秸秆的堆积问题,还能变废为宝,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
山东环创生物质能源大王寨仓储中心于今年6月建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占地24亩,总投资2000余万元,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主要辐射大王寨镇、王奉镇以及魏庄镇的部分村庄,年收储生产能力3万吨,可生产2.5万吨生物质压块和颗粒,每吨燃料利润100160元,年收益可达3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人数100余人,受益群众10余万人,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碳排放量1.4万吨。
为保障蔬菜秸秆收储运行常态化运转,莘县探索建立蔬菜秸秆污染治理工作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保障体系,指导大棚种植集中的村庄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棚户自我管理蔬菜秸秆问题,自觉做到用尼龙绳替代塑料吊绳、回收地膜穴盘、秧塑分离,主动将秸秆送到仓储加工中心,做到不秧塑混杂、不乱丢乱放、不焚烧秸秆。镇村两级加强宣传、巡查力度,对乱丢乱放的依据村规民约予以处理。对蔬菜秸秆“堵路”“塞河”或随意焚烧的,交通、水利、环保等部门依法依规予以处罚。
大王寨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室副主任种伟敏和记者说,仓储中心运营初期,为了引导菜农主动清运瓜秧,镇村干部到大棚种植户棚内及家中逐一发放倡议书进行宣传,对主动清运瓜秧至仓储中心的,发放洗衣液、毛巾等生活日用品予以激励,大幅度的提升了菜农的积极性。
同时,莘县农业农村局制定《设施蔬菜秸秆还田技术意见》,积极推行蔬菜秸秆不出棚管理,推广蔬菜秸秆就地粉碎还田模式,推动蔬菜秸秆由“农业废物”转变为“生物菌肥”,实现了“秸秆有机肥农作物”生态循环模式。秸秆还田,不仅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使“亚健康”的土壤变成了“健康土壤”,带动蔬菜瓜果的品质提升,进一步提升了“莘县蔬菜”的影响力。
莘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银华介绍,莘县将与国内一流科研、教学单位开展深入合作,探索蔬菜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让蔬菜秸秆变废为宝,完全解决蔬菜秸秆处理难题,助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过上钱袋鼓、环境美、心情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