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马年春晚,一个名叫小彩旗的小姑娘成了最大的赢家。她是我国舞蹈界的翘楚,孔雀舞之王杨丽萍的外甥女。当时年仅15岁的她,在春晚的舞台上连续不停地旋转了四个小时,迅速成为广大观众热议的话题。人们纷纷惊叹于她的这种“超能力”,普遍关注她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不会头晕吗?“事后,小彩旗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既是她从小就拥有的天赋,也是她长期训练的结果。
其实,在遥远的土耳其,也有一群人拥有着同样的“神技”。对他们而言,这样长时间地旋转同样是小菜一碟。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娱乐大众,而是在践行一种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他们叫做土耳其的——“托钵僧”。那么,他们为何需要将舞蹈中的一个基本动作,上升到宗教仪式的境界呢?它的起源、流程、规则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小彩旗的舞蹈是春晚导演组集思广益的结果,通过旋转来表现四季的更迭与时光的流逝。而托钵僧的舞蹈则起源于他们宗教领袖的顿悟,是实现天人合一,与神沟通的途径。
“托钵僧“,顾名思义,就是指“云游布道,托钵乞食“的僧人。托钵僧最早出现于12世纪,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群体叫做苏菲派。苏菲派的名称来源于他们的教众所穿的粗羊毛服装。因为在阿拉伯语中,”苏菲“一词就是指“羊毛”的意思。苏菲派信奉,主张苦行禁欲,安守清贫,行善济人。到了13世纪,苏菲派的领袖,也是文学大师鲁米,在禁欲主义之外,为苏菲派融入了神秘主义的要素。
那是在1244年,鲁米遇到了一个流量的神秘主义者——来自大不里士的沙姆斯·阿尔丁。他认为,世人不仅要爱,而且要通过修行,实现与的直接交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鲁米为他的学识所折服,认为他所宣扬的神秘主义是完美的化身,遂拜他为师,成为他的追随者。
两人在一起谈经论道,共同修行了三年。后来沙姆斯突然间失踪了,有传言说是因为鲁米的弟子们因心生嫉妒,继而谋杀了他。但这只是传言。鲁米因此而变得心灰意冷。有一天,他正悲痛地行走在集市上,忽然间听见一个金匠用锤子敲打金饰的声音,在强烈的击打节奏声中,还间或有笛声传来。鲁米在一瞬间顿悟,不由自主地慢慢张开双臂,跟随着声音的节奏旋转起来,同时还欣喜若狂地高呼——,,!
小彩旗在春晚的舞台上旋转时,身穿飘逸的长裙,通过打在身上的灯光的变幻效果来表达四季的更迭。虽然托钵僧的舞蹈仅限男性,但也会身穿白色长裙,并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宗教层面的象征意义。
鲁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科尼亚度过,他在1273年去世之后,也长眠于此。1312年,他的家人和追随者在科尼亚创办了苏菲派梅夫拉维教团,并逐渐把这种旋转舞蹈规范化,上升为教派内的一种宗教仪式,称之为Sema。
最初,教派会在每周五晚上举行一次旋转舞蹈仪式,仅限男子教众参加。在仪式中,他们会头戴高高的骆驼毡帽,象征着自我的墓碑。身穿白色的裙子,代表着自我的外壳。在仪式开始的时候,他们会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向世间唯一的至高无上的致敬。当他们脱掉黑色的外衣,露出白色的裙子时,则意味着要在精神上获得真理的重生。
随着独具特色的音乐声响起,参与舞蹈仪式的托钵僧们会依次逆时针散开,然后慢慢张开双臂进行旋转。他们会将右手指向天空,代表着正准备接受的恩赐。而将左手指向大地,代表着愿意将的精神传达给世间的众人。当他们绕着自己的心从右向左逆时针旋转时,代表着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爱去拥抱芸芸众生。苏菲派认为,人类是为了爱而被创造出来的。正如鲁米的那句名言——“所有的爱都是通往神圣之爱的桥梁”。
在旋转的过程中,托钵僧们会用左脚作为支撑,而用右脚发力蹬向地面带动身体进行旋转。旋转的速度会在音乐节奏的引导下时快时慢,平均每秒钟转一圈。旋转者的身体处于一种自然柔顺的状态,眼睛睁开但不能聚焦,以免视线模糊。舞蹈仪式会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之间会有短暂的暂停。整个仪式一般会耗时30到60分钟。虽然在仪式中旋转的时长比小彩旗四个小时的纪录要逊色,但是其中能够旋转几个小时的托钵僧也大有人在。
整个仪式过程都是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进行的,这与世俗中欢快的舞蹈氛围大不相同,但是观者无不感到震撼。
马年春晚过后,小彩旗先是转战娱乐圈,后又远赴英国留学。她在春晚旋转的仙女形象也逐渐模糊在人们的记忆里。而土耳其托钵僧的旋转舞,在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之后,也逐渐沦为一种民间歌舞。
随着梅夫拉维教团的崛起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慢慢的变多的奢华修道院在土耳其各地被建立起来,托钵僧们的旋转舞蹈仪式也随之落地生根。他们通过这一种仪式,向伟大的领袖鲁米致敬,尝试与做沟通,从而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奥斯曼帝国崩溃后,情况出现了变化。由于苏菲派的力量越来越壮大,新的世俗政府担心自身的统治根基会受到威胁,于是宣布苏菲主义非法。奢华的修道院要么被改造成寺,要么被改造成博物馆,而旋转舞蹈也被明令禁止。
直到1953年,土耳其当局才允许托钵僧可以在公共场所继续从事旋转舞蹈的表演,但他们努力淡化这种舞蹈本身所具有的宗教仪式感和所象征的精神意义,试图将其打造成为一种纯粹的民间舞蹈或者民间传统文化。于是,旋转的托钵僧逐渐发展成为土耳其的一大旅游特色,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可以在全国各地的剧院、俱乐部或者餐馆里观看到他们的舞蹈表演。虽然表演现场依然会保留着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但是脱离了修道院,越来越世俗化,对这种已经有700年历史的托钵僧舞蹈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时至今日,在每年的12月10日至17日,在鲁米去世的纪念日期间,土耳其各地的托钵僧们都会齐赴科尼亚,举办为期一周的旋转舞大会,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宗教领袖,让自己的心灵直接与神对话,获得心智的纯净、完美和永恒。(文/世界历史那点儿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